1、信息: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
2、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重组行政组织结构,改善公共
管理模式,实现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业务流程信息化,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广泛、高效和个性
3、政府信息化:政府信息化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包括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管理电子化等方面。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政府信息化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
4、办公自动化是指在办公室的职能中应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进行包括语音、文字、数据和图像等信息处
理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实现办公活动的科学化,
自动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改进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辅助决策,减少或避免各种
差错和弊端。办公自动化系统分为事务型、管理型、决策型三类。通常,办公信息包括数据、文字、语
5、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系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因特网)所进行
6、政府创新:政府创新指的是各级政府为适应公共管理与行政环境需求,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与职能,探
索新的行政方法与途径,形成新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和行政规范,全面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履行行
7、政务流程:政务流程是一组相关的、结构化活动的集合,或者说是一系列事件的链条。这些活动集合或
链条为特定的公众提供特定的服务或产品,这个流程是有目的的,并且有始有终。
8、政府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是政府治理的理念、原则、结构和行为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以提高政府的绩效
9、政府内网:政务内网主要是一定级别的政务部门的办公网,它与该级别以下的政务部门办公网实行物理
隔离。内网中运行国家涉密信息、高度敏感内容、核心办公业务数据等。主要解决一定级别部门的内部
办公问题,同时还负责这些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管理,以及提供决策支持等。政务内网的服务对象是政
府内部的工作人员,运行的是以核心和涉密业务为主体的应用,目的在于提高政府核心业务运行的效用
10、政府外网:政府外网主要是指政府通过网络运行不涉及国家机密的行政监管和公共服务所需的、与专业
性服务相关的政务业务网。该网与因特网之间采用逻辑隔离,并通过政府因特网的门户网站为社会直接
11、政府信息:政府信息是指由或为政府而生产、收集、处理、传播或处置的信息。
12、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部门、派出机构以及其它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
组织,按照规定的标准、程序和时限,将本单位办理政务和社会事务活动事项,利用信息载体予以公开,
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其所控制的信息,并接受
13、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对分散在不同层
次和机构的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的集成,实现相互渗透、高度协同和有效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
14、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服务就是通过部门精简和数据整合,将分属政府不同部门的业务受理网点集成
到一个统一的政务平台上什么加速器可以浏览外网18+!,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包括咨询、申报、交费、注册、审批、报关、投诉在内的
15、数字鸿沟:指的是由于以因特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导致的国家之间、地区之
间、社会阶层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和个人之间业已存在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差距。
16、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指的是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窃取、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17、数字签名:数字签名可以证明某则信息的确是有某个人发出来的,并且可以保证该信息在传送过程中没
有受到修改。在进行数字签名时,先由一个hash算法从要发送的信息中得到一个定长的字符串,称为
“信息摘要”, 然后对这个“摘要”用私有密钥进行加密以作为数字签名同时发送,从而保证信息是来
18、数字证书:数字身份认证是基于国际PKI标准的网上身份认证系统,数字证书相当于网上的身份证,它
以数字签名的方式通过第三方权威认证有效地进行网上身份认证,帮助各个实体识别对方身份和表明自
19、网上交易:网上交易主要包括网上谈判、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等方面。
20、物理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
21、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之间执行访问控制策略的一个或一组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目的是保护网络不被
22、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监视网线的数据包并试图是否有黑客/骇客试图进入系统(或者进行拒绝服务攻击
23、多层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一个或者多个中间层,也称组件层。它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
24、WEB服务:Web服务是一种无需购买并部署的组件,这种组件是被一次部署到Internet中,然后到处可
用的一种新型组件,所有应用只需要能够连入Internet,就可以使用和集成Web服务。
25、数据仓库:数据仓库就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经营管
26、数据挖掘是指一个完整的过程,该过程从大型数据库中挖掘先前未知的、有效的、可实用的信息,并使用
27、工作流:是指整个或部分经营过程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化。凡是由计算机软件系统(工作
28、政府CIO就是政府首席信息官,他通过信息技术与政府业务的结合,负责主持建立面向政务的应用系统,
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政府工作,为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保障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9、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是指通过现有的各种电气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态/动态图像、语音、
文字、图片等多种信息分送到各个用户的计算机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
30、数字城市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六)、简答题
答:可传递性、有时效性、可积累性、可共享性、无穷尽性、可度量性、可开发性。
答:办公手段方面不同、业务流程方面不同、与公众沟通的方式方面不同、政府管理成本方面不同。
答:从政府的工作形式看,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公文电子化、内部办公自动化、行政管理网络化、部门工作协同化。
从政府与用户交互的角度看,电子政务的四种模式: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信息单向流动、网上信息双向互动、在线事务处理。
从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看,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政府内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答:完善的基础设施与良好的社会基础:随时随地的上网设施、日益丰富的政府网站、不断上升的网络人群、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电子政务;上下齐动,稳步推进;逐步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高质量的电子政务网站;注重实用,创新发展:政务公开、提供网上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内部办公自动化、实现政府上网采购、提供安全保障;
答:在政府主导下统一行动;设立职能明确的专职机构(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 );独具特色的电子公民中心;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构建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创新思路,突破电子政务发展中的资金和技术瓶颈;加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通过发展电子政务促进政府改革的深入。
答:政府机构条块分割,层级过多;机构庞大,一个流程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只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无人对整个流程负责,使得机构效率低下;政府职能包罗万象,公务员既要做好事务性的工作,又要做出好的决策,结果两者都做不好,使得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很低;流程复杂且分散,信息流动和信息反馈速度很慢;各职能部门只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整个组织的使命,导致本位主义严重,管理存在真空,整个组织的效能被弱化。
答:启动再造工程(领导重视;宣传动员;组成再造小组)、制定再造计划、审视现有流程、重新设计流程(分析原有流程,设计新的流程;设计新的认识及组织结构;设计新的信息系统)、推出新流程原型、实施新流程、评估与反馈。
答:政务流程优化与再造的区别在于:优化立足于现有流程,是对现有流程的改造和提高;再造则抛开现有流程,完全面向未来重新设计一个新流程。两者的共同点有:都是一种系统综合改进作业绩效的方法,而不只是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也不是细致的流程建模(了解需求);强调绩效的显着提高(表现与需要差距大的部门);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发生的(领导层和政策变化);强调重视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强调根据需要来确定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答:业务类型和重要程度不同,内网运行政府核心业务和涉密信息;适用的级别不同,内网使用于副省以上的政府部门;安全要求的级别不同,普密级;主要的服务对象不同,内网服务于公务员;主要功能不同,内网侧重于政府内部的管理功能。
答:电子法规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业绩评价系统。
答: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答: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服务、公众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
②准确性:准确性即真实性。政务信息的准确性,也即指对政府工作和社会各方面情况所作的客观真实的反映;
③时效性:政务信息的时效性,是指政务信息从整理、形成到发出、传递、接收,直到应用于政府工作的时间隔及其效率;
④综合性:政府管理和服务于企业、市场和公民,所以其信息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⑥指导性: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管理,政府对企业和公民的服务更多的表现为指导和引导,所以政府信息具有指导性;
⑦政策性: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能和任务是制定、贯彻、执行政策。政府别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工作实施的领导,也主要是方针政策上的领导;
⑧政府信息的有限共享性:政府上下级之间所承担的责任不同,信息的使用也有所区别;政府的责任之一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所以,一些问题信息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范围才能公布。这些都决定了政府信息的有限共享性。
⑨政府信息的载体多样化: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和电子政府的建设,政府信息的载体也从过去较为单一变为复杂和多样。
答:政府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与公众关系密切的重大事项、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事项、政府机构和人事信息、公共事业相关信息、乡镇政务公开信息。
答:改变政府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分散混乱的状态、切实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提高政府决策能力和水平。
答:传统的政务信息发布:公众信息发布、业务信息发布、内部刊物发布。存在三大问题:传递速度慢、缺乏信息查询机制、纸质文件管理不便。电子政务的信息发布:多媒体、超文本、智能检索技术。电子政务信息发布的优势:发布快捷,无时空限制;功能全面,扩展方便;无纸存档,推动全面电子化。
答:传统政府采购方式的弊端:采购成本高;采购效率低;采购信息缺乏沟通与共享;采购范围受地域限制;采购环节监控困难;采购招标往往流于形式。政府电子化采购的优势:显着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获得采购主动权;优化采购管理;保证采购质量;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答:生成采购单、发布采购需求信息、供应商应标、网上开标与定标、签定采购合同、供应商供货、货款结算与支付。
答:统一规划,加强领导、需求主导,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答:“十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加快“两网、一站、十二金”的工程建设。具体来说,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规划和发展重
要政务信息资源、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建立电子政务网站与信息安全保证体系、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加强公务员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培训和考核、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答:系统规划的原则;政策性原则就是要遵循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系统性原则就是要综合考虑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考虑系统涉及的诸多要素;前瞻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自身效能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相关性原则;国内和国外标准相结合的原则;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答:想的大,应用项目的需求设计要有前瞻性和扩展性;起步小,集中精力抓好重点的、主干项目,成熟以后再行扩展;扩展快,主干业务项目做好了,就可以快速扩展附属业务。
答:宏观评估:联合国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局用政府网站建设现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素质三个方面计算电子政务指数,并据此对133个国家进行了评估;艾森哲提出了由9大类,169项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评估。9大类包括保健与人类服务、司法与公共安全、国家财政收入、教育运输和车辆、管制与参与、采购、邮政等。指标涉及2大主题:服务成熟度用于衡量政府提供的在线服务水平。它要考虑到国家级政府提供的在线服务的数量(服务成熟度的广度),以及提供的每种服务的完善程度(服务成熟度的深度)。服务的总体成熟度则是服务成熟度的广度与服务成熟度的深度综合衡量的结果。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优势是,有助于简化政府的工作流程,改进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为公众提供各种自我服务的选择。1. 判断力——政府是否记得我,或者是否了解我使用网络服务的特点和需求?2.互动性——我能否通过该站点访问多个相关的政府提供的服务?3.站点特性——该站点是否根据我的需要建立的?是否根据用户的目标建立的?4.针对性——该站点能否根据我的需要或者我的情况提供帮助或建议?5.网络——通过该站点能否访问其他的非政府增值服务?微观评估:从内容、服务、技术三个方面进行评估。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答:第一,标准化是实现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各行业、各地方已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不同规模的网络平台和业务系统。由于政府部门之间缺少一致的数据共享手段和有效的业务协作机制,导致信息资源利用率差、办公效率低、业务部门信息沟通困难,通过相关标准的统一,可以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第二,标准化是规范政府职能和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电子政务直接涉及各级政府的核心政务,要求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始终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信息安全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保证业务正常运转和系统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标准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第三,标准化是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电子政务建设必将给众多的软件、硬件和系统集成厂商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前提下,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来进一步规范电子政务相关产品的开发,对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答:总体标准:它又可分为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电子政务术语、电子政务中文信息处理和其他电子政务综合标准。
系列具体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它包含电子政务信息交换、电子政务置标语言、电子政务数据处理和电子政务服务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它包含电子政务建设规范和电子政务网络管理规范。数据/信息标准:它又可分为电子政务基础数据、电子政务文件与单证格式和电子政务业务流程;其中电子政务基础数据又包含电子政务数据元和电子政务代码标准。技术标准:操作系统、通信协议、计算机、服务器、浏览器、电子邮件、字处理、数据库等方面的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它包含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基础标准、电子政务物理安全标准、电子政务物理环境和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产品、电子政务系统与网络标准、电子政务应用与工程标准和电子政务管理标准。管理标准:它包含电子政务软件工程、电子政务验收与监理、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系统测试和评估,以及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评价体系。
答: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跨部门审批;实现互操作:互操作是指不同应用(包括软件硬件)之间能够动态实时地相互调用,并在不同数据集之间有一个稳定的接口;以系统规划为制定标准的依据;提前制定重要标准,如XML。
答:必要性: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速度加快;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建设成功的关键;与电子政务相关的行政业务和技术业务可以发展为一个极大的产业,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制定有助于包括电子商务、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现行行政法规难以适应电子政务环境下的行政活动,如信息公开、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行政手续的简化等法律法规的缺失引起的问题。
答:我国电子政务立法尚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的相关立法仅限于基础设施方面的法律法规。
已经开展的立法工作:1991年颁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信息化标准方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汉字编码扩展规范》。域名政策方面:《中国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因特网管理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安全与保护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知识产权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网络与计算机犯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公安部关于严厉打击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
答:立法滞后问题;各部门立法带来的问题,信息产业部、国家保密局、公安部等都在立法;无国界犯罪引起的管辖问题,网络犯罪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往往表现为一个国际问题;计算机犯罪防范方面的法规不健全问题:计算机犯罪问题的处罚办法往往分散在多部法律之中;相关技术和产品缺乏全面、客观的专家评估问题,信息技术与信息产品没有专门的、权威的机构予以评价,使得法律法规的制定缺乏技术支持。
答:电子政务的整体立法:电子文件法、电子签名法、数据保护法、身份认证法、电子版权法、信息资源管理法、信息资源的传递与交换、信息资源发布条例等。
加强国际因特网方面的立法:防止金融诈骗、窃取信息和制造计算机病毒等犯罪行为的法律。
加强信息化标准的测定与立法:数据的标准化与测定、技术的标准化与测定、安全的标准化与测定。
答:1966年,美国通过《信息自由法》,规定,国会一律公开举行,允许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所有人旁听,媒体可公开报道辩论情况;人事安排全部公开。1974年、1986年,该法进行了两次修订,要求联邦行政机构向信息索求者提供不属该法特别规定的免予披露范围的文件和记录。如不提供,必须说明理由,公民可就此起诉至法院。
1996年,韩国制定了《公共机关情报公开法》,并于1998年1月1日实施。对信息公开的宗旨、机关、原则、范围、例外情况以及权利救济等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1999年,英国公布《信息公开法草案》。2000年11月,该草案正式通过,规定任何人都有权得到政府信息。公民向政府索取某些信息时,政府要回答有没有,如果有,必须提供。
1999年5月,日本制定《情报公开法》,规定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情报公开的请求人。
1999年10月国外网速加速器用户体验,欧洲委员会组成专家小组,拟订信息自由法草案建议稿。欧洲人权法院也积极地以判例方式确认公民的信息自由权。丹麦什么加速器可以浏览外网18+,、芬兰、爱尔兰、希腊已制定有关法律。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卢森堡等国都在本国法律中确认公民获取公共信息的权利。
答:信息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状态不受外来的威胁与侵害;一个国家的信息技术体系不受外来的威胁和侵害。
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答:以国家信息安全的组织保障为原则;以国家信息安全的全面保障为基础;以国家信息安全的技术防范为核心;以国家信息安全的技术标准为内容。
答:智能型、隐蔽型;复杂性、确定性;犯罪主体低龄化;损失大、对象广、发展迅速、涉及面广;犯罪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性大。
答:加强计算机网络立法工作、正确定位,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监管工作、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智能化计算机网络监管人才
答:防火墙产品能够保护不受因特网的攻击;网络没有被人闯入过,信息安全工作做得不错;信息技术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安全功能;信息技术部门可以处理好信息安全问题;技术产品解决了信息安全问题;防病毒软件能够有效保护计算机;入侵检测服务器可以检测出攻击活动。
答:身份认证、加密传输信息、数字签名抗否认、网上办公、网上政务、网上交易简述数字证书在电子政务中应用。
答:物理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环境安全: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如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参见国家标准GB50173-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国标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设备安全: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媒体安全:包括媒体数据的安全及媒体本身的安全。
答:计算机上机管理制度、用户帐户管理制度、远程访问管理制度、信息保护管理制度、防火墙管理制度、网络连接设备管理制度。
答:传统的数据库应用体系是客户机机和服务器模式。优点在于:开发周期短,能够适应大部分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要求。缺点有:可扩充性差。对于数据库服务器而言,每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就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当数据库连接达到一定数量时,数据库服务器的响应速度与处理速度就回大打折扣。可维护性差。基于传统的C/S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业务规则通常置于客户端应用程序中,业务规则一旦发生变化,就必须修改客户端应用程序,并且每个客户端都必须进行相应的升级工作。可重用性差。采用传统的C/S的设计模式时,数据库访问、业务规则都固化在客户端应用程序中,客户提出B/S的应用需求,则需要在WEB服务器中重新进行数据库访问、业务规则、合法性校验等的编码,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答:所谓的多层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一个或者多个中间层,也称组件层。它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在中间层进行处理。
由于数据访问是通过中间层进行的,因此客户机不再与数据库直接建立数据连接。
优点:可维护性得以提高。良好的可重用性。事务处理更加灵活,可以在数据库端、组件层、MTS(或者COM+)管理器中进行事务处理。
答: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什么加速器可以浏览外网18+。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平台。支持分布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OS平台的透明性应用或者交互性服务。支持标准协议。支持标准接口。
答:远程过程调用: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处理方法。一个应用程序使用RPC来“远程”执行一个位于不同地址空间里的过程,并且从效果上看和执行本地调用相同。一个RPC应用分为两个部分:server和client。server提供一个或多个远程过程;client向server发出远程调用。server和client可以位于同一台计算机,也可以位于不同的计算机,甚至运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上。它们通过网络进行通讯。
面向消息的中间件:它是利用高效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进行平台无关的数据交流,并基于数据通信来进行分布式系统的集成。通过提供消息传递和消息排队模型,它可在分布环境下扩展进程间的通信,并支持多通讯协议、语言、应用程序、硬件和软件平台。
对象请求代理:随着对象技术与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两者相互结合形成了分布对象计算。定义异构环境下对象透明地发送请求和接收响应的基本机制,是建立对象之间client/server关系的中间件。
事务处理监控:事务处理监控界于client和server之间,进行事务管理与协调、负载平衡、失败恢复等,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它可以被看作是事务处理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
答:使用有意义的标记、数据的语义与显示方式分开、可自定义的标记、严格的语法控制、XML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各种数据的管理。
答:节约会议旅费和时间、提高开会效率、适应某些特殊情况、随时增加与会人员。
答: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内容,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社会是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信息资源被充分开发和利用和社会。
②信息技术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学分离;多媒体技术带来了教学手段的
③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交互式学习、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
④信息技术改变工作方式:信息技术降低了工作强度;由集中办公向分布式办公转变:在家办公、移动办
⑤信息技术改变商务方式:电子商务,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
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模式,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
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功能: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帐户、服务传递、意见征
⑥信息技术改变生活方式: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信息技术
⑦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设计、融合、管理;信息技
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军事:战争形式、武器装备、军兵种结构、指挥系统、作战理论。
答:①信息化的概念:信息网络体系、信息产业基础、社会支持环境、效用积累过程。信息化包含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
②信息化与新经济。新经济是当今经济运行方式受信息通信技术的革命和全球化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新趋势,是一次全新的产业革命;新经济是产业技术革命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新经济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器;新经济预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经济的特点:新经济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信息网络正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活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新经济以经济全球化为为背景。
③信息化与文化建设:UNESCO的文化定义:从最广泛的意义讲,文化现在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社会或社会集团的精神、物质、理智和感情等方面显着特点所构成的综合性整体。它包括艺术和文学,也包括生活方式,人类的基本权利,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信息时代文化变迁的表现:信息技术导致文化信息化趋势、网络文化空间的特点:文化思想的多元性、文化体系的多层性、沟通行为的交互性、精神体验的虚拟性、文化场景的全球性。信息技术导致了全球文化大融合。网络文化的具体表现:网络语言符号、网络文学艺术、网络伦理规范、网络生活方式、网络文化糟粕。
答:①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电子和网络手段的使用能够扩展政府管理的空间和资源;政府的职能通过网络的整合可以做到“一站式服务”;政府机构通过网站向社会提供7*24小时的服务;政府相关部门共享信息数据库;网络远程会议、电子文件交换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的政府议事程序、决策方法产生了根本性改观;政府信息可以在组织内部由更多的人来分享。
②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度;减少决策的盲目性;提高决策的时效性;加快信息反馈速度。
③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政府形象;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大大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在线服务、信息服务、指导性服务。
④降低政府管理与服务成本:节省会议、文字处理费用;精简机构;大大降低政府之间的合作费用;节省公众和企业的办公费用;降低个人和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服务的费用。
⑥推动经济与社会信息化进程:国家竞争力;企业信息化;个人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
答:构建电子政务势在必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循序渐进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采取多种投资办法;必须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公务员和全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
答:公务员与公众对电子政务认识不足;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到位。机构、流程;电子政务整体应用水平较低;公务员素质有待提高。500万公务员中只有10%本科以上、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人才十分缺乏;电子政务立法滞后。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更多的是侧重于技术和服务方面的,信息的收集、获取、分类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其中有的问题现行法律中几乎找不到依据,如公共信息与个人信息的区别,有的问题散见于几部法律当中,如非保密信息问题;对电子政务安全缺乏正确认识。表现为过分注重安全、认为信息公开不安全、以为安全仅仅是技术问题。
答:①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关键: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一大契机:以公众为取向的公共行政改革、政府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公共行政中引入竞争机制、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的体制转变为扁平化的参与协作体制。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电子政务建设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电子政府是政府管理创新的推动力:积极、及时回应社会需求、增强政府管理的规范性,克服随意性、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政府与社会双向互动,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电子政务促进政府整合信息资源:政府信息得到共享、开发和利用,大大增强了各级政府的整体效能。
②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电子政务建设需要政府进行职能转变,政府必须优化和再造业务流程,迫使政府进行管理创新。实施电子政务直接改变政府工作方式:政府与社会互动增强,政府可以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得社会信息,并迅速作出反映。
③政府管理创新是电子政务顺利实施的保障:政府管理创新创造推行电子政务的必要条件:技术、观念、机构、流程、人才队伍都需要变化。政府管理创新是顺利实施电子政务的保证;政府管理创新与电子政务实施相伴相随。
③逐步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存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现行的各项法律法
规,为全社会建立法制秩序服务;社会综合统计数据库:以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库为主体,增加其他政府部门应向社会公众发布的综合性统计信息;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社会服务资源数据库:包括涉及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社会化服务设施(如交通设施、商业网点、医疗保健、邮政、电信、银行、文化、教育、体育等)的资源分布、使用方法等信息的数据库;人口资源数据库:以人口普查数据库为基础,结合每年一次的人口变动和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再补充公安户籍统计资料和身份证信息库的有关数据,构建一个能反映人口的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婚姻、生育、迁移、就学、就业、住房等状况的基础数据库。特色数据库。
答:①应用体系和技术体系之间的关系: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中,应用体系的构筑是整个电子政务系统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而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一些具体的技术体系则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手段,不应该作为设计、实施电子政务的核心依据。
②电子政务建设策略的制定:社会信息化对电子政务有一定的反作用,政务的信息化需要考虑社会现实。比如,公文流程、审批流程都需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应以建设关键支撑体系为核心,以建设各个应用功能系统为阶段目标,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逐渐与其它各个分立的电子政务系统及各类信息化支撑体系融合,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电子政务体系。
③与原有其它信息系统的互联与接口规范: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发展的多样性,在目前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双方的一种约定。约定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做出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如,TCP/IP协议,它又分为TCP协议和UDP协议,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它比较安全、稳定,但是效率不高,占用资源较多。UDP协议是无连接方式的协议,它的效率高,速度快,占资源少,但是其传输机制为不可靠传送,必须依靠辅助的算法来完成传输控制;操作系统的异构性,如DOS,WINDOWS,UNIX,LINIX;数据库及数据操作格式异构,关系数据库、多维数据库、“自由论坛”数据库等;应用流程与信息分布的异构性。
④与内部原有OA系统的衔接:总的说来,传统的OA有以下缺陷:数据格式单一、主要面对内部用户、应用面比较小。OA的优点:长期积累的大量信息资源、政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档。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时要很好地处理与原有OA系统的衔接问题:通过数据转换直接移植OA系统的数据;通过修改程序流程扩大OA系统的应用范围。
⑤逐步消除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指的是:由于以因特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导致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和个人之间业已存在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差距。政府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可以发挥下述作用:加速发展信息产业,为缩小数字鸿沟奠定物质基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缩小数字鸿沟提供先进手段;调整服务的提供方式(建立呼叫中心),为服务对象提
供更多的选择;重视人才培养,为缩小数字鸿沟提供保障。制定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计划,不断提升全社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经验都说明,电子政务必须实行法人负责制。对于投入巨大的电子政务建设,应当有人对其承担法律责任。没有法律责任人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无法减少或防止投资风险。电子政务的法律责任人就需要CIO(首席信息主管)来担任。
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政府CIO的试点工作,今后我国会全面实行CIO制度。CIO通过信息技术与政府业务的结合,负责主持建立面向政务的应用系统,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政府工作,为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保障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政务高绩效可以用相同或者更少的资源,快捷地生产或提供更多所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
绩效评估体系中指标,最根本的指标还是“公众满意度”。公众的认可和支持程度是电子政务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得到公众认可,才能证明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成功。
趋势三:我国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领域将集中在门户、服务、整合和领导力上。
门户是电子政务发展的载体,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府,提供统一、高效、及时的服务,是电子政务的目标之一,也是电子政务服务的集成平台;
服务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内容,作为公众对电子政务的基本需求,服务需要创新和整合;
整合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手段,形成统一门户需要整合各种信息资源、流程、组织和制度;
领导力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要素,形成整合、提供服务、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需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力作保障。
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实质上是信息技术与政务工作的结合过程,要求政务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从我国政府工作人员目前的组成状况来看,其知识结构在大多数地区是不尽如人意的。目前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还不够高,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政府具备这样的人才结构,对于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将会成为可能。
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政府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进行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先行进行人才培养和储备。趋势五: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政府直接投入这种传统模式仍然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占有支配地位的同时,电子政务的市场化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方面,这是为了让企业和民间的投资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为,企业既具有投资的能力,又具有创新的活力。企业的加入将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更具有创造力和活力。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依赖于本国、本地区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介入,不但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石二鸟”的功效。
从目前世界各国的做法来看,电子政务的市场化和资金筹措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模式,即:伙伴关系,外协外包,政企整合,发行债券与广告筹资。
答:组织制定政府信息化规划和实施方案及部门电子政务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参与制定部门的总体工作部署。提出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投资建议,参与电子政务项目决策,负责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采购工作。提出政府业务流程再造方案,负责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全程管理。负责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知
识管理及信息技术体系结构和信息系统的建设。负责政府部门信息技术人才招聘和公务员信息技术应用技术培训,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